遗产起诉程序是怎样的,费用由谁出?


遗产起诉是当继承人之间就遗产的分配、继承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时,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争议的法律途径。以下为你详细介绍遗产起诉的程序和费用承担问题。 首先是遗产起诉的程序。第一步是准备起诉材料,主要包括起诉状和相关证据。起诉状要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还要阐述清楚诉讼请求,也就是你希望法院怎么判决遗产的分配等,同时要详细说明事实和理由,比如为什么你认为自己应该多继承遗产等。证据方面,可能包括遗嘱、亲属关系证明、财产证明等能支持你诉求的材料。 第二步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材料。一般来说,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法院在收到你的起诉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就会受理案件并通知你缴纳诉讼费用。 第三步是案件审理阶段。法院会确定开庭时间,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双方要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举证就是拿出你准备好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质证是对对方提出的证据进行质疑和辩驳;辩论则是双方就案件的事实、法律适用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最后,法院会根据庭审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关于遗产起诉费用由谁出的问题,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共同诉讼当事人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其对诉讼标的的利害关系,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如果一方完全胜诉,那么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如果双方都有部分胜诉和部分败诉,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双方各自承担的费用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在起诉前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准备好充足的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对法律程序不太熟悉,也可以考虑聘请律师来协助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