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有哪些常识?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在保险合同中,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保险人则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保险合同的内容通常会包括一些基本事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八条规定,保险合同应当包括下列事项:保险人的名称和住所;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以及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保险标的;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保险期间和保险责任开始时间;保险金额;保险费以及支付办法;保险金赔偿或者给付办法;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订立合同的年、月、日。 对于投保人来说,责任免除条款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责任免除条款规定了在哪些情况下,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比如,在一些健康保险合同中,可能会规定被保险人在投保前已经患有的某些疾病,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这就要求投保人在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这些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在签订保险合同的过程中,投保人有如实告知的义务。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如果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所以,投保人一定要如实提供自己的相关信息,否则可能会影响合同的效力。 此外,保险合同通常会有犹豫期。犹豫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险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如果对保险合同不满意,可以无条件解除合同,保险公司将退还全部保费。不同的保险产品犹豫期可能不同,一般为10天到20天左右。这给了投保人一个再次考虑的机会,在犹豫期内退保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总之,了解保险合同的常识对于投保人来说至关重要。在签订保险合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充分了解保险责任、免责范围等重要内容,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