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诈骗罪是由哪些构成的?


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保险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主体要件**: 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对于个人而言,一般是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投保人是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被保险人是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受益人则是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单位也可能成为保险诈骗罪的主体,例如某些企业为了获取保险赔偿而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单位犯保险诈骗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主观要件**: 该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保险金的目的。也就是说,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骗取保险金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因为过失而导致错误地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并不构成保险诈骗罪。例如,投保人因疏忽大意填错了保险信息导致多获得了一些赔偿,但并非故意为之,就不构成此罪。 **客体要件**: 保险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保险公司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的保险制度。保险是一种社会互助共济的风险分散机制,保险公司通过收取保费来承担风险和提供赔偿。而保险诈骗行为使得保险公司的财产遭受损失,破坏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广大投保人的利益。同时,也干扰了国家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和管理。 **客观要件**: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违反保险法规定,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的行为方式包括: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总之,保险诈骗罪的构成需要同时满足主体、主观、客体和客观这四个方面的要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信投保和理赔,避免陷入保险诈骗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