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问是在立案之前还是之后?
我想了解下在法律程序里,讯问到底是在立案之前进行,还是立案之后进行呢?我不太清楚这里面的先后顺序和具体规定,感觉这对案件的处理流程很关键,所以希望能有专业的解答。
展开


在我国的法律程序中,讯问一般是在立案之后进行。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要明确讯问的概念。讯问指的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就案件相关问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查问的一种侦查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取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 然后是立案,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始阶段。在立案之前,司法机关通常进行的是初查工作,初查的手段主要包括询问、查询、勘验、检查、鉴定、调取证据材料等不限制被查对象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而不会进行讯问。因为在没有立案的情况下,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犯罪事实以及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随意对他人进行讯问可能会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只有在立案之后,侦查机关才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并且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这样做是为了保证讯问过程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客观性,防止出现非法取证等违法行为。 当然,在实际情况中也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形。例如,在紧急情况下,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但这种讯问本质上也是在立案后的侦查措施,因为先行拘留往往是在已经有一定证据表明存在犯罪事实且符合拘留条件的情况下采取的,此时案件通常已经进入了立案程序。总之,从一般的法律程序和规定来看,讯问是在立案之后进行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