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是在立案之前还是之后呢?
我遇到一个事儿,相关部门对我进行了询问。我不太清楚这个询问流程,想知道按照法律规定,询问这个环节是应该在立案之前就开展,还是得等立案之后才可以进行呀?我就是想弄明白这里面的时间顺序问题。
展开


在法律程序中,询问既可以在立案之前进行,也可以在立案之后进行,下面分别为你详细解释。 立案前的询问:在立案之前,询问是一种常用的初步调查手段。相关执法或司法机关为了确定是否有犯罪事实发生、是否需要立案,往往会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这种询问主要是为了收集基本信息,判断是否符合立案条件。例如,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会对报案人、证人等进行询问,了解事件的大致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等。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对接受的案件,或者发现的犯罪线索,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进行审查。在审查过程中,就可以进行询问等调查工作。通过这些询问获得的信息,来决定是否立案。 立案后的询问:一旦案件正式立案,询问就成为了进一步调查和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措施。此时的询问目的更加明确,是为了获取更详细、更准确的证据,以支持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例如,在刑事案件中,立案后侦查人员会对犯罪嫌疑人、证人等进行深入询问,核实相关证据和细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这表明立案后询问是有明确法律规范的侦查活动,对于查明案件真相、保障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询问在立案前后都有其特定的法律意义和程序要求,都是法律程序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