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借款合同无效,企业间借款合同无效该怎么办?


在探讨哪些借款合同无效以及企业间借款合同无效该如何处理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借款合同的概念。借款合同就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钱,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以,如果签订借款合同的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那么这个借款合同就是无效的。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违背公序良俗的。 如果企业间的借款合同被认定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也就是说,借款的企业要把借到的钱还给对方。如果因为合同无效,一方遭受了损失,比如为了准备还款而支付了额外的费用,有过错的一方要赔偿这个损失。要是双方都有过错,那就按照各自过错的程度来分担损失。例如,出借方明知借款方借款用于违法活动还出借,双方都有过错,就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各自承担一部分责任。总之,企业在签订借款合同时,一定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签订无效合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