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机关是否属于行政机关?
我最近遇到一些纠纷,考虑通过仲裁解决。但我不太清楚仲裁机关的性质,它是不是和政府部门一样属于行政机关呢?我想了解这方面的区别,因为这可能会影响我对解决纠纷途径的选择。
展开


仲裁机关是否属于行政机关这个问题,需要从仲裁机关的定义、性质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等方面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仲裁机关和行政机关的概念。仲裁机关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进行居中裁决的机构。而行政机关则是指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从性质上来说,仲裁机关具有民间性。它不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不具有行政权力。仲裁活动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选择,当事人通过签订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关进行裁决。仲裁机关依据法律和仲裁规则,独立、公正地处理纠纷。例如,常见的商事仲裁,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员等。 而行政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其行为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相对人必须遵守和执行,如果不服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进行救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这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仲裁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区别。例如,仲裁委员会的设立不需要行政机关的审批,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当事人缴纳的仲裁费用,而不是财政拨款。 此外,仲裁机关的仲裁员通常是由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士担任,他们以个人身份参与仲裁活动,独立公正地作出裁决。而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是国家公务员,他们按照行政机关的组织原则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 综上所述,仲裁机关不属于行政机关。它们在性质、设立依据、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当事人在遇到纠纷时,正确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