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未遂算盗窃罪吗?


盗窃未遂是否算盗窃罪,需要从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盗窃罪的概念。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这里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很好理解,就是想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而“数额较大”等情形,是对盗窃行为的进一步界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不同地区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在这个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对于盗窃未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就是说,盗窃未遂同样是犯罪行为,只是在处罚上会和盗窃既遂有所不同。 在司法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盗窃未遂都会被认定为盗窃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盗窃目标的,或者以珍贵文物为盗窃目标的,即使盗窃未遂,也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这些情况下,虽然犯罪行为没有得逞,但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是比较大的。比如,某人想去偷一件价值几十万元的古董,在实施盗窃过程中被当场抓获,虽然没有偷到古董,但他的行为仍然构成盗窃罪。 然而,如果盗窃的目标价值较小,并且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一般不认为是犯罪。例如,有人只是想顺手偷一个几元钱的小物件,还没偷到就被发现了,这种情况可能就不会被认定为盗窃罪。 综上所述,盗窃未遂在很多情况下是算盗窃罪的,但要综合考虑盗窃目标的价值、犯罪情节等因素来具体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