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逃出资是否违反刑法?
我和朋友一起开了家公司,最近发现有个股东把出资的钱悄悄拿走了。我想知道他这种抽逃出资的行为在法律上是怎么定性的,会不会违反刑法呢?我不太懂法律,希望能了解清楚这种情况的性质和后果。
展开


抽逃出资是否违反刑法,需要从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形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抽逃出资这个概念。抽逃出资是指公司的股东在公司成立后,将自己缴纳的出资额暗中撤回,却仍然保留股东身份和原有出资数额的一种欺诈性违法行为。简单来说,就是股东把投进公司的钱又偷偷拿走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从这条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抽逃出资并非必然就违反刑法。要构成犯罪,需要满足“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这些条件。比如,抽逃出资的数额占应缴出资数额的比例较大,或者因为抽逃出资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无法正常经营,给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债权人造成了重大损失等情况,就可能会被认定为违反刑法。 如果抽逃出资的行为没有达到上述严重程度,虽然不构成刑事犯罪,但仍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的其他股东可以要求抽逃出资的股东补足出资,并且可以要求其向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债权人也有权要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对于是否构成抽逃出资以及是否达到刑事犯罪的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依据具体的证据来判断。所以,如果发现有股东抽逃出资的情况,相关方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如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