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种说法对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看到有人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但是我不太确定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宪法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为什么会说它主要是保障公民权利呢?我想了解一下这背后的法律依据和原理。
展开 view-more
  • #宪法保障
  • #公民权利
  • #宪法效力
  • #基本权利
  • #法律依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宪法确实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说明。首先,从宪法的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宪法的产生本身就和保障公民权利密切相关。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为了巩固革命成果,保障新兴资产阶级以及广大民众的权利,才制定了宪法。通过宪法来限制国家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侵犯公民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自由和权利。例如,美国1787年宪法及其后的修正案,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是为了保障公民权利而诞生的。其次,从宪法的内容上看,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宪法》第二章专门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以及文化教育权利等。比如,《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保障了公民的平等权;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赋予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这些规定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法律依据。再者,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对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的具体化和细化。例如,《民法典》对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劳动法》保障了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等。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在各个领域的权利,而它们的依据就是宪法。同时,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宪法为公民提供了最终的救济途径。虽然在我国宪法一般不直接作为裁判依据,但它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石,通过普通法律的实施和司法审判,间接保障公民权利。当普通法律与宪法相抵触时,普通法律将被认定为无效,从而保证了公民权利的保障体系的一致性和权威性。综上所述,宪法从产生、内容、效力等多个方面,都体现了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一重要特征。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