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事实是否算隐私?
我之前有过犯罪记录,现在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件事。但有人却四处宣扬我的犯罪事实,让我感到很困扰。我想知道犯罪事实在法律上到底算不算隐私呢?
展开


在探讨犯罪事实是否算隐私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隐私。隐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这一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中有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一般情况下,犯罪事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犯罪行为发生并进入司法程序后,相关的犯罪信息可能会被依法公开。比如,法院的裁判文书通常会在互联网上进行公开,公众可以在相关的裁判文书网进行查询。这是因为司法公开是保障司法公正和公众知情权的重要举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刑事、民事、行政判决书等生效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公布,但有涉及国家秘密、未成年人犯罪等特殊情形的除外。 然而,即使犯罪事实在一定程度上会被公开,但犯罪人仍然享有部分隐私权益。例如,犯罪人的一些个人私密信息,像家庭成员的具体信息、个人生活中的一些不涉及犯罪构成的私密细节等,并不属于可以随意公开的范畴。如果他人故意泄露这些私密信息,可能会构成对犯罪人隐私权的侵犯。 此外,对于已经改造好回归社会的犯罪人,他们希望重新开始生活,其曾经的犯罪事实如果被过度宣扬,可能会对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和伤害。在这种情况下,从人文关怀和促进犯罪人重新融入社会的角度出发,也应当在合理范围内保护他们的隐私。 综上所述,犯罪事实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是否算隐私。在司法公开的框架下,与犯罪相关的必要信息会被依法公开,但犯罪人仍然有部分隐私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对于那些不影响司法公正和公众知情权的个人私密信息,他人不得随意侵犯。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