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行为是单方行为还是双方行为?
我打算向一家公益组织捐赠一批物资,但不太清楚捐赠行为在法律上到底算单方行为还是双方行为。我想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区别,认定捐赠行为的性质对我有什么影响,希望懂法律的朋友能帮我解答一下。
展开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单方行为和双方行为的概念。单方行为是指仅由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比如遗嘱、抛弃所有权等,不需要对方做出相应的意思表示,只要做出决定,行为就可能生效。而双方行为则是指需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比如合同,双方要就合同的各项条款达成一致。 在法律上,捐赠行为一般认定为双方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这表明捐赠(赠与)需要赠与人有赠与的意思表示,同时受赠人也要有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双方意思达成一致,赠与合同才能成立。 例如,当你向公益组织表示要捐赠物资时,这是你的赠与意思表示。而公益组织需要明确表示接受这批捐赠,此时双方就捐赠事宜达成了一致,捐赠行为才在法律上正式成立。如果受赠人拒绝接受捐赠,那么赠与合同就不能成立。所以,从法律规定和实践来看,捐赠行为通常属于双方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