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交了合适还是不交合适?


企业年金是一种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它既不是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一项企业福利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法律依据来看,《企业年金办法》对企业年金的建立、管理、待遇领取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根据该办法,企业和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应当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企业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这说明企业年金的建立是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企业和职工自愿参与的行为。 对于交企业年金是否合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从收益角度看,缴纳企业年金有一定的好处。一方面,企业年金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8%,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2%。这意味着员工除了自己缴费外,还能获得企业的缴费部分,相当于额外增加了一份养老金储备。另一方面,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为每个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建立个人账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资运营。个人账户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归职工个人所有,在员工退休后可以增加养老金的收入,提高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然而,缴纳企业年金也存在一些限制。企业年金一般情况下只有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情形下才能领取。这意味着这笔资金在较长时间内不能随意支取,流动性相对较差。如果员工在工作期间可能有较大资金需求,缴纳企业年金可能会对资金的灵活性产生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年金交还是不交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个人经济状况较好,对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有较高期望,且近期没有大额资金需求,那么缴纳企业年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为退休生活提供更多的经济保障。但如果个人经济压力较大,或者近期有购房、子女教育等大额支出计划,可能需要谨慎考虑是否缴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