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拖欠工资是否违法?


企业破产拖欠工资是违法的行为。下面从不同方面来详细解释。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得的报酬。企业和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就有义务按照约定及时、足额地支付工资。这是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即使企业面临破产的情况,也不能忽视这个义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里的“无故拖欠”指的是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企业破产并不属于正当理由可以拖欠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也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这进一步保障了劳动者获得工资的权利。 在企业破产的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这意味着,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员工的工资是处于优先受偿的地位。 所以,如果企业破产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企业支付工资;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企业支付拖欠的工资及相应的经济补偿;还可以在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确保自己的工资能够在破产财产分配中得到优先清偿。总之,企业破产不能成为拖欠工资的借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