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行为是否一定承担全部责任?
最近遇到一起交通事故,一方在事故发生后逃逸了。现在想知道这种逃逸行为是不是就肯定要承担全部责任呢?具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逃逸方会被认定为全责,什么样的情况下责任认定会有所不同?
展开


逃逸行为并不一定意味着要承担全部责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逃逸一方通常会被认定为全责。 首先,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在责任认定中通常会加重处罚。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逃跑的行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例如,在事故现场,一方逃逸后,由于缺乏关键证据,使得事故责任难以确定,这种情况下逃逸方就会被认定为全责。 然而,若有确凿证据表明对方当事人也存在过错,那么责任认定就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逃逸方的责任可能会适当减轻。例如,有监控视频或者其他证人证言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存在闯红灯、超速等违法行为,对事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过错,那么在认定责任时就不能简单地判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总之,逃逸行为的责任认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