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指定供应商进行虚假贸易是否违法?


甲方指定供应商进行虚假贸易通常是违法的行为。下面从不同角度为您详细分析: 首先,从合同法的角度来看,虚假贸易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而第五百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在虚假贸易中,参与方往往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提供虚假信息,使得合同的订立并非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这种行为属于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受损方有权要求责任方承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其次,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角度,虚假贸易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甲方指定供应商进行虚假贸易,可能会扰乱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排挤其他正常经营的经营者,损害他们的合法权益。对于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者,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再者,若涉及到税收方面,虚假贸易还可能构成逃税等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虚假贸易可能被用于虚开发票、虚报进出口货物价格等,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这将严重损害国家税收利益。 最后,如果虚假贸易的情节严重,还有可能触犯刑法。例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了合同诈骗罪的具体情形和相应的刑罚。 综上所述,甲方指定供应商进行虚假贸易不仅违反了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民事法律规定,还可能涉及税收违法以及刑事犯罪等问题。相关责任方将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等法律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