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入职材料犯法吗,会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在求职过程中,伪造入职材料是一个不少人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其是否违法以及会产生的法律后果。
首先,伪造入职材料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如果劳动者伪造入职材料,比如学历证书、工作经历等,这就构成了欺诈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旦劳动合同被认定无效,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并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其次,从民事责任角度来看,因劳动者的欺诈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伪造入职材料导致用人单位遭受经济损失,如招聘成本、培训费用等,劳动者需要对这些损失进行赔偿。
再者,伪造入职材料还可能触犯刑法。如果伪造的是国家机关证件,如伪造学历证书(部分学历证书由教育部门等国家机关颁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同样依据该条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伪造入职材料不仅可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面临民事赔偿,还可能触犯刑法。劳动者在求职过程中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如实提供相关材料,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在法院签了离婚协议书算不算离婚?
赌博团伙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精彩租赁合同该怎么签订?
如何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
女方出轨,两个孩子法律会怎么判?
待业证明有什么用处?
在履行期限内要求对方履行义务该怎么办?
证明欠款并签字的人是否有偿还责任?
孩子能落在姥爷户口上吗?
固定资产要包含税点吗,该怎么算?
被电动车撞淤青了应该要多少钱?
拍视频敲诈十万元会怎么量刑?
营运车辆被撞后误工费该如何赔偿及起诉?
共同犯罪与共犯的区别在哪里?
抚养孩子一方要求变更孩子抚养权是否合法?
签约主播该如何解除合同?
军队、武警部队的用人单位劳动争议如何处理?
医疗事故鉴定分级标准是怎样的?
2024年医生开的请假条能作为误工赔偿证明吗?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