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他人开增值税发票是否犯罪?


介绍他人开具增值税发票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这个概念。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指的是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情况。这里的“虚开”,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真实的交易,却开具了增值税发票,或者开具的发票金额与实际交易金额不符等情况。而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就是在开票方和受票方之间牵线搭桥,促使虚开发票行为的发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介绍开增值税发票会构成犯罪呢?如果介绍人主观上明知开票方和受票方之间没有真实的交易,还从中介绍开具增值税发票,且达到了一定的数额标准,就可能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这里的数额标准,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以虚开的税款数额来衡量。例如,虚开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就会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 但是,如果介绍人确实不知道开票方和受票方之间没有真实交易,或者介绍的发票是基于真实交易开具的,只是在中间起到了一定的联络作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构成犯罪。不过,在实际生活中,很难证明介绍人是否“确实不知道”,所以一定要谨慎对待介绍开增值税发票的事情。 总之,介绍他人开增值税发票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为了避免陷入法律纠纷,我们在遇到这类事情时,一定要仔细核实交易的真实性,不要轻易为他人介绍开具增值税发票。如果对相关业务不太了解,建议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或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