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开发票后办外管证是否可行?
我在外地承接了一个项目,已经给对方开了发票,但外管证还没办。我想知道先开发票后办外管证这种操作符不符合规定,会不会有什么风险,在税务方面会有什么影响呢?
展开


在税务操作流程中,关于先开发票后办外管证是否可行的问题,需要从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影响来分析。 外管证,全称为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是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的一种证明。它的主要作用是确认纳税人的身份和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便于税务机关进行税收征管。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相关制度和办理程序的意见》(税总发〔2016〕106号)等相关规定,纳税人应当在外出开展经营活动之前,向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管证。从规定的角度来看,先开发票后办外管证是不符合正常流程的。 先开发票后办外管证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和问题。在税务申报方面,可能会造成申报数据与外管证信息不匹配,导致税务机关难以准确核实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纳税情况。同时,在发票管理上,由于没有外管证作为支撑,发票的开具可能会被认为不符合规定,存在虚开发票的嫌疑。此外,如果后续外管证办理不顺利,还可能影响企业在外地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甚至面临税务处罚。 不过,在实际情况中,如果已经先开具了发票,应尽快补办外管证,并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说明情况,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进行处理,以降低税务风险。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税务规定,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