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虚假宣传是否违法?


直播间虚假宣传是违法的。下面我们从多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虚假宣传。简单来说,虚假宣传就是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在直播间里,主播通过各种话术、展示等方式夸大商品功效、虚构商品质量、隐瞒商品真实情况等都属于虚假宣传。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看,该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直播间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购买了不符合宣传的商品,给消费者造成了财产损失,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对虚假宣传行为进行了规制。该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也就是说,直播间进行虚假宣传,不仅要对消费者负责,还会面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也适用于直播间的宣传活动。该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三)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四)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五)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综上所述,直播间虚假宣传是明确违法的行为,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相关部门也会对这种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