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己的渠道低买高卖赚差价,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


在商业活动中,利用自己的渠道低买高卖赚差价的行为,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并不构成犯罪。下面从不同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正常的市场交易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编的规定,民事主体在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等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易活动是合法有效的。比如你通过自己的渠道,以较低价格购入某种商品,然后以较高价格卖出,只要整个交易过程是双方自愿达成的,没有欺诈、胁迫等违法情形,就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这类似于在二手交易市场,有人凭借自己的眼光和渠道,低价买入一些有价值的物品,再高价转手卖出,赚取其中的差价,这种行为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然而,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可能导致这种低买高卖的行为构成犯罪。比如在涉及国家专卖、专营物品或者限制买卖的物品时,如果没有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进行低买高卖的活动,就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像烟草、食盐等物品,必须要有相应的经营许可证才能进行买卖,如果没有许可就进行低买高卖的操作,就触犯了法律。 另外,如果在低买高卖的过程中,使用了欺诈手段,如虚假宣传商品的质量、性能等,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综上所述,利用自己的渠道低买高卖赚差价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如果涉及国家专卖、专营物品或者使用欺诈等违法手段,就可能会触犯法律。在进行商业活动时,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