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诊属于几级医疗事故?


在探讨漏诊属于几级医疗事故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白医疗事故分级的标准以及漏诊的相关概念。 医疗事故指的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漏诊是指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没有及时、准确地发现患者存在的疾病。不过,漏诊并不一定就会被认定为医疗事故,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只有当漏诊是由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失,并且这种漏诊对患者造成了人身损害时,才可能构成医疗事故。 漏诊具体属于几级医疗事故,要结合患者受损害的程度来判断。如果漏诊导致患者死亡或者重度残疾,就可能被认定为一级医疗事故。例如,患者本来患有某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医生漏诊,使得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死亡,这种情况就可能属于一级医疗事故。要是漏诊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一般会被判定为二级医疗事故。比如,医生漏诊了患者的肾脏疾病,延误治疗,导致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需要长期透析,这就可能是二级医疗事故。 当漏诊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时,会被认定为三级医疗事故。比如,漏诊了患者的骨折,没有及时处理,导致骨折愈合不良,影响了肢体的正常活动,但经过治疗后功能基本可以恢复,这种情况可能就是三级医疗事故。若漏诊只是造成了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没有达到上述严重程度,就属于四级医疗事故。例如,漏诊了一些轻微的感染,导致患者多受了几天病痛折磨,但经过后续治疗很快就康复了,这种情况可能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判断漏诊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属于几级医疗事故,需要专业的医学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在发生漏诊情况后,患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也可以医患双方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