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答应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我和别人口头约定了一件事,对方答应会按约定做。但现在对方反悔了,我想知道当初的口头答应有没有法律效力,能不能让对方履行承诺,我该怎么办呢?
展开


口头答应在一定情况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这涉及到合同的形式问题。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的形式有多种,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这说明,法律是认可口头形式订立的合同的,也就是说口头答应本质上可以构成一个口头合同。 然而,口头合同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口头合同没有书面的载体,一旦发生纠纷,往往难以举证证明合同的存在以及合同的具体内容。在司法实践中,主张口头合同存在的一方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双方达成了口头协议,以及协议的具体条款。如果无法提供有效的证据,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 比如,在买卖交易中,双方口头约定了商品的价格、数量和交付时间等内容,只要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这个口头约定就是有效的。但如果一方不承认有这个约定,另一方又拿不出证据,那么就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 所以,如果进行重要的交易或约定,建议尽量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这样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也便于在发生纠纷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如果只能通过口头形式达成约定,那么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证人证言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