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外执行是否还要开庭?
我因为一些原因被考虑监外执行,但是不清楚整个流程。我想知道确定监外执行这个事需不需要再开庭啊?我心里没底,就怕还得经历一次开庭的折腾,所以想问问具体是怎样规定的。
展开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本应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服刑,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某种特殊情形,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刑罚时,暂时采取的一种变通执行方法。 关于监外执行是否要开庭,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如果是在交付执行前,罪犯具有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此时,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如果发现罪犯符合监外执行的条件,会直接在判决时作出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专门为此再开庭。因为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已经对相关证据和事实进行了审查,在作出判决时就可以综合考虑监外执行的因素。 其次,在交付执行后,如果罪犯在服刑过程中出现需要监外执行的情形,例如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这个过程一般不需要开庭审理。监狱或看守所会对罪犯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收集相关证明材料,然后按照规定的程序向上级机关报批。上级机关会根据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作出是否批准监外执行的决定。 不过,如果是在监外执行期间出现了一些争议情况,比如有关部门对罪犯是否还符合监外执行条件存在分歧,或者出现了需要收监执行的情形但罪犯对此有异议等,可能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司法程序来处理,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会涉及开庭审理,以查明事实,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