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代理记账是合法还是犯法行为?


个人代理记账是违法的。简单来说,代理记账就是帮其他单位处理会计核算、记账、报税等一系列会计工作。按照法律要求,各单位要根据自身会计业务的实际情况,要么专门设置会计机构,要么在相关机构里安排会计人员并指定主管;要是不具备设置条件,那就得委托那些经过批准、专门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来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帐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帐。这意味着未经批准的个人从事代账工作不受法律保护,还可能面临处罚 。 另外,依法申请设立代理记账机构,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有3名以上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健全的代理记账业务规范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这些条件个人往往很难全部满足。 所以,为了避免法律风险,如果有代理记账需求,单位应选择合法合规的代理记账机构,个人若想从事相关工作,也应确保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 相关概念: 代理记账:是指将本企业的会计核算、记账、报税等一系列的工作全部委托给专业记账公司完成,本企业只设立出纳人员,负责日常货币收支业务和财产保管等工作。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俗称会计证、会计上岗证,是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证书,曾经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合法凭证,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 。现在虽然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已经取消,但相关规定仍在一些法律规范中作为参考。 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包括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专业技术职称,代表着会计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