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后财产保全是否还有效?
我之前申请了财产保全,现在和对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我想知道在调解之后,之前申请的财产保全还算不算数呢?会不会自动失效呀?我担心对方之后不履行调解协议,那我这保全还有用不?
展开


在法律事务中,调解后财产保全是否仍然有效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下面为您详细解释。首先,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在调解之后,财产保全并不必然失效。 如果双方在调解协议中没有对财产保全的解除作出约定,并且保全期限未到,那么财产保全通常是继续有效的。这是为了保障调解协议的履行,如果一方不按照调解协议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依据有效的财产保全,在需要时通过法院执行被保全的财产来实现自己的权益。 然而,如果双方在调解协议中明确约定了解除财产保全,或者申请人向法院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裁定是否解除保全。比如双方达成调解后,被告及时履行了调解协议确定的义务,原告可以申请解除保全,法院一般会准许。 所以,调解后财产保全是否有效要根据调解协议的约定、保全期限以及是否有申请解除等情况来综合判断。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应当考虑财产保全的相关事宜,并在必要时与法院沟通,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