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延履行金是否需要请求?
在一些民事纠纷执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迟延履行的情况。比如合同纠纷,一方未按判决规定时间付款,另一方想知道能不能拿到迟延履行金,需不需要自己专门去请求。想了解具体法律是怎么规定的,法院在这方面一般怎么操作。
展开


迟延履行金一般不需要当事人主动请求。 迟延履行金是一种兼具补偿性与惩罚性的法律责任形式。补偿性在于弥补申请执行人因被执行人迟延履行所遭受的损失,比如资金的时间效益损失;惩罚性则是对被执行人迟延履行行为的一种惩戒,促使其按时履行义务。 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百九十五条规定,不论申请人是否遭受损失,被执行人都需支付迟延履行金。也就是说,除非原告明确表示放弃,否则法庭应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裁决,体现法律严肃性及司法权威性,法院会依据法规自行决定,而不需要当事人专门去请求。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当事人对于迟延履行的事实或者金额等存在争议时,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来明确和主张,但这与主动请求支付迟延履行金的性质不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