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判决是作出即生效还是送达生效?
我有个官司二审刚结束,现在不清楚二审判决的生效时间。是法院作出判决就生效,还是送到我手上才生效呢?这关系到后续很多事情,比如什么时候能要求对方履行判决,所以想弄明白这个问题。
展开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二审判决的生效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要弄清楚二审判决是作出即生效还是送达生效,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 “作出”是指法院经过审理,合议庭经过讨论,最终确定判决结果,并形成书面的判决书。而“送达”则是指法院通过法定的方式,将判决书交付给当事人的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一般情况下,二审判决是送达生效。这是因为只有当当事人收到判决书,才能知晓判决的具体内容,才能根据判决来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判决作出就生效,而当事人却不知道判决内容,这显然不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送达在法律上具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法院通常会采用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电子送达、委托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来送达判决书。当判决书按照法定程序送达给当事人后,就意味着当事人已经知晓判决结果,此时判决就正式生效。比如在一些民事合同纠纷案件中,二审判决送达双方当事人后,败诉方就需要按照判决结果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支付货款、返还财物等。 不过,虽然二审判决一般是送达生效,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即使没有送达,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例如,如果当事人恶意逃避送达,导致判决书无法正常送达,法院可能会采取公告送达等方式,在经过一定的期限后,也视为送达,判决同样生效。 综上所述,二审判决通常是送达生效,这样规定既符合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也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司法程序的顺利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