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原判是一审生效还是二审生效?
我有个官司,一审判决后对方不服上诉了,二审维持原判。我不太清楚这时候是一审判决生效,还是二审判决生效呢?这对后续执行啥的有影响,所以想搞明白到底以哪个为准。
展开


在我国的司法体系中,要弄清楚维持原判时是一审生效还是二审生效,需要先明白两审终审制这个重要概念。两审终审制指的是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 如果案件经过一审判决后,当事人没有在规定的上诉期内提出上诉,那么一审判决就会生效。上诉期一般民事案件是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刑事案件则是10日或5日(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而当一方当事人在上诉期内提起上诉,案件就会进入二审程序。若二审法院经过审理后作出维持原判的裁定,那么此时生效的是二审判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也就是说,二审维持原判时,二审判决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都要按照二审维持原判的内容来履行各自的义务。 对于执行方面,因为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所以执行依据就是二审维持原判的这个判决。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依据二审判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所以,当二审维持原判时,生效的是二审判决,而非一审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