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精神疾病是否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我患有二级精神疾病,在生活中涉及一些民事活动,比如签订合同之类的。我不太清楚自己这种情况,从法律上来说是不是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想了解下相关法律规定,弄明白自己在民事活动中的权利和责任。
展开


要判断二级精神疾病患者是否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先明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概念。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那些因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等原因,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他们只能独立实施一些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其他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民事行为能力的判断,我国《民法典》有明确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不过,不能简单地认为二级精神疾病患者就一定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判断一个人是否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通常需要经过法定的程序。一般是由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向人民法院申请,人民法院会根据专业的医学鉴定以及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医学鉴定会评估患者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等情况,以此作为法院认定其是否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重要依据。所以,二级精神疾病患者不一定必然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要经过法定程序认定才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