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第二次笔录算伪证吗?

我之前做过一次笔录,现在又要做第二次。我有点担心,如果第二次笔录和第一次有出入,会不会被认定为伪证啊?我不是故意的,可能是第一次有些细节没记清楚。我想知道第二次笔录在什么情况下算伪证,相关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view-more
  • #笔录伪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第二次笔录是否算伪证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伪证的概念。伪证是指在刑事或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明确了伪证罪的构成要件和处罚标准。 那么,第二次笔录是否算伪证,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判断。 首先是主观方面。如果当事人在第二次笔录中故意提供虚假内容,比如明明知道某些事实,却故意歪曲、隐瞒或者编造,并且有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意图,那么就可能构成伪证。例如,在一个盗窃案件中,证人第一次笔录如实陈述了看到嫌疑人的大致外貌特征,但在第二次笔录中,为了帮助嫌疑人脱罪,故意改变之前的陈述,说嫌疑人的特征与实际完全不符,这种故意改变且有不良意图的情况,就有可能被认定为伪证。 其次是客观方面。如果第二次笔录与第一次笔录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是因为记忆误差、对问题理解不同或者随着时间推移回忆起了更多细节等合理原因导致的,而不是故意为之,通常不会被认定为伪证。比如,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当事人第一次笔录可能因为事发突然,没有记清楚肇事车辆的具体颜色,第二次笔录经过仔细回忆,更正为准确的颜色,这种情况就不属于伪证。 此外,司法机关在判断第二次笔录是否构成伪证时,会综合考虑整个案件的证据情况,不会仅仅依据笔录之间的差异就下结论。他们会结合其他证人证言、物证、书证等证据来相互印证,以确定笔录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对第二次笔录存在疑问,当事人应该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如实说明情况。如果确实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笔录有差异,要向司法机关解释清楚,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同时,司法机关也有责任和义务对笔录的真实性进行审查,确保案件得到公正的处理。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