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卖被查封房产是否属于合同诈骗?


在探讨出卖被查封房产是否构成合同诈骗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合同诈骗的概念。合同诈骗,简单来说,就是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一方通过欺骗的手段,骗取对方的财物,而且数额较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接下来分析出卖被查封房产的情况。如果卖方在明知房子已被查封的情况下,故意隐瞒这个重要事实,和买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并且有非法占有买方购房款的意图,那么这种行为就很可能构成合同诈骗。因为被查封的房产在查封期间是不能进行买卖和过户的,卖方隐瞒查封事实与买方交易,符合通过欺骗手段骗取财物的特征。 然而,如果卖方自己也不知道房子被查封,或者虽然知道查封情况,但和买方说明了,并且双方约定在解除查封后再完成交易,这种情况下一般就不构成合同诈骗。不过,这可能会涉及其他的法律问题,比如合同的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因一方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如果买方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了购买被查封房产的合同,买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该合同,并要求卖方返还已支付的款项,赔偿相应的损失。 所以,判断出卖被查封房产是否属于合同诈骗,关键要看卖方是否存在故意隐瞒事实、非法占有财物的主观意图。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买方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比如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