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陌生电话说我医疗报销金没确认,这是真的吗?


在面对陌生电话称医疗报销金未确认的情况时,我们需要谨慎判断,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诈骗。首先,从正规的医疗报销流程来说,当参保人员发生医疗费用需要报销时,通常需要按照规定准备好相关的材料,比如病历、费用清单、发票等,然后前往当地的医保经办机构或者通过指定的线上渠道进行报销申请。医保部门在审核通过后,会按照规定将报销金额支付到参保人员指定的银行账户。 从法律层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等社会保险服务机构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属于社会保险服务机构的,解除服务协议;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执业资格的,依法吊销其执业资格。而诈骗分子通过冒充医保工作人员,以医疗报销金未确认为由,诱导参保人员提供个人信息或者进行转账操作,这种行为就属于典型的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了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也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所以,当接到陌生电话说医疗报销金未确认时,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如果对自己的医疗报销情况有疑问,建议你直接联系当地的医保经办机构,通过正规的渠道进行查询和确认。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避免遭受诈骗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