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种认定完是否必须要申报?
我刚完成了税种认定,不太清楚认定之后是不是一定要进行申报。要是不申报会有啥后果呢?我有点担心操作不当会违反规定,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要求,希望有人能给我讲讲。
展开


在我国的税收管理体系中,税种认定是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等情况,对其应纳税种、税目等进行确认的一项工作。那么税种认定完是不是必须要申报,答案是肯定的。 从法律依据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这就意味着,一旦税务机关完成了对纳税人的税种认定,纳税人就有义务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纳税申报。 不进行申报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首先,会面临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其次,可能会影响纳税人的信用等级。纳税信用等级是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就纳税人在一定周期内的纳税信用所评定的级别。不按时申报纳税会导致纳税信用等级降低,这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比如在招投标、银行贷款等方面可能会受到限制。 此外,长期不申报还可能会被税务机关列入非正常户。被认定为非正常户后,税务机关会暂停其税务登记证件、发票领购簿和发票的使用。纳税人被列入非正常户超过三个月的,税务机关可以宣布其税务登记证件失效,其应纳税款的追征仍按《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所以,税种认定完后,一定要按照规定进行申报,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