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养收养协议有法律依据吗?
我最近在考虑收养孩子,和送养方也有初步接触,双方都有意愿签协议。但我不太清楚这协议在法律上有没有依据,心里有点没底。想知道这送养收养协议到底受不受法律认可和保护,要是签了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展开


送养收养协议是有法律依据的。收养协议是经过法律认可且具有约束力的文件,收养关系的当事人若就收养事宜达成共识,便可以签署。 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条规定,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签订收养协议的,可以签订收养协议;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 。 不过,送养收养协议要具备法律效力,有诸多条件限制。首先,收养人、送养人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比如,精神病人等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就不能作为送养人或收养人来签协议。其次,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实,收养人同意收养、送养人同意送养及年满10周岁的被收养人同意被收养都必须是出于本人真实意愿。再者,协议不能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而且,收养要符合成立的法定方式,也就是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登记等手续。如果没有经过合法登记,即便签了送养收养协议,收养关系在法律上也是不被认可的。 所以,送养收养协议有法律依据,但要确保协议有效,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保障各方权益。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简单说就是一个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比如成年人一般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独立签合同等;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等可能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就是说一个人在做出某种决定,比如同意送养、收养等行为时,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没有受到欺骗、威胁等外界因素干扰。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