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以自身取代他人交易地位的行为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我和另一家公司原本有合作意向,都快签合同了,结果有个同行偷偷和对方接触,取代了我和对方交易的地位。我想知道这种擅自以自身取代他人交易地位的行为,在法律上是不是算不正当竞争行为呢?
展开


在商业活动中,擅自以自身取代他人交易地位的行为很可能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这种行为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当一家经营者擅自以自身取代他人交易地位时,如果其采用了诸如恶意诋毁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窃取商业机密、贿赂交易相对方等违背商业道德和法律规定的手段,就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例如,经营者甲通过向客户乙的采购负责人行贿,使得客户乙放弃与原本有合作意向的经营者丙交易,转而与甲进行交易,甲的这种行为就明显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损害了丙的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 一旦这种行为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受损的经营者可以要求侵权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损失赔偿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总之,擅自以自身取代他人交易地位的行为,若采用不正当手段,就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会受到法律的规制和制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