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不到法院是否都是无罪的?
我涉及一个案子,目前还没到法院阶段。我不太清楚在案子没到法院的时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是无罪的呢?我心里一直很忐忑,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不知道法律上对于这种情况是怎么认定的。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案子不到法院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就一定无罪,但“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体现了无罪推定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意思就是在法院没有作出最终判决之前,不能把嫌疑人当作有罪的人看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了这一原则。在案件到达法院之前,一般会经历立案、侦查、审查起诉等阶段。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或者其他侦查机关会收集证据,查明案件事实。此时,犯罪嫌疑人只是有犯罪的嫌疑,并非被确定有罪。例如,公安机关在侦查一起盗窃案件时,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询问,收集相关的物证、证人证言等证据,但在这个阶段,只能说该嫌疑人有实施盗窃行为的可能性,而不能直接认定其有罪。 到了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会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判断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如果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就会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这种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等情况。比如法定不起诉,是指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些情形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等。在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后,从法律程序上来说,犯罪嫌疑人就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这并不等同于其绝对没有实施过涉嫌的行为,只是从法律认定的角度,不将其作为犯罪处理。 所以,案子不到法院,当事人在法律上处于无罪的状态,但这并不排除存在实际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最终是否有罪,必须由人民法院依据法律和证据进行审判后作出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