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中损坏他人财物是否需要估价?
最近遇到一起行政案件,里面涉及到有人损坏他人财物的情况。现在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是不是一定要对损坏的财物进行估价,以及如果需要估价的话,具体该怎么操作,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在行政案件中,损坏他人财物通常是需要估价的。 首先,从目的上来说,对损坏的财物进行估价是为了明确财产损失的具体额度。因为在涉及财产损害的行政案件中,确定具体的损失数额是后续进行赔偿或者补偿裁决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样可以保证赔偿金额的合理性与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 其次,关于估价的主体和方式。一般会邀请专业评估机构或资深专业人士对受损害物品进行评估并出具精确的估值报告。他们会综合考虑受损害物品的真实价值、损毁程度以及使用寿命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市场价格能够准确反映财物价值,可按照市场价格计算;若市场价格难以确定,比如一些具有特殊意义或独一无二的物品,就需要借助相关部门的鉴定手段来确定其应有价值。 从法律依据来看,《价格认定规定》第三条规定,对行政诉讼、复议及处罚案件等情形中涉及的作为定案依据或者关键证据的有形产品、无形资产和各类有偿服务价格不明或者价格有争议的,经有关国家机关提出后,价格认定机构应当进行价格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也明确,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总之,在行政案件中,对损坏他人财物进行合理估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能为后续的处理提供有力支持,确保受害方获得公正赔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