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婚内财产协议反悔有效吗


一般来说,婚内财产协议一经签署,就具有法律效力,任意一方不能随意反悔。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不过,存在一些例外情形,在这些情况下反悔可能是有效的。首先,如果该协议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那么协议是无效的,这种情况下反悔自然有效。例如协议约定限制一方基本人身权利,像限制人身自由、禁止再婚等条款,就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其次,要是婚内财产协议是在一方受到胁迫、欺诈的情况下签署的,受胁迫、欺诈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该协议。比如一方以威胁另一方生命安全等手段强迫对方签订协议,受强迫方就有权申请撤销。 另外,如果婚内财产协议里一方约定将财产赠与给另一方,只要没有完成财产权益的转移、没有经过公证,赠与方是可以撤销赠与的。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夫妻双方在协议中约定了婚内的债务由一方承担,但不能证明债权人知情、债务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等情形,还是有可能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即对外需要承担连带责任,但不负有偿还义务的一方在偿还后可以向另一方追偿,也就是说这种关于债务承担的约定对内有效,对外不能对抗善意债权人。 相关概念: 婚内财产协议:是夫妻双方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等事项进行约定所达成的协议。 法律约束力:指法律行为产生之后在法律上所具有的拘束力,当事人必须遵守,不得随意违反。 胁迫:指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行为。 欺诈: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善意债权人:指在债权债务关系中,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债务人与他人之间存在可能影响债权实现的特殊约定等情况的债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