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挪用公款会受到什么处分?
我在吉林工作,最近听说有人挪用公款,我有点担心类似情况发生在自己身边。我想了解一下,在吉林,如果有人挪用公款,会受到什么样的处分呢?是法律层面的处罚,还是单位内部的处分,具体是怎样规定的呢?
展开


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和纪律的行为,在吉林,对挪用公款的行为会依据不同的主体和情节,分别给予相应的党纪政务处分和刑事处罚。 首先,从党纪政务处分方面来看,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员挪用公款的行为违反了党的廉洁纪律。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对于公职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挪用公款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政务处分。例如,情节较轻的可能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则会被撤职或者开除。 其次,从刑事处罚方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有不同的档次。一般情况下,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这里的“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等都有相应的司法解释来进一步明确界定。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挪用公款的具体认定和处罚,会综合考虑挪用公款的数额、用途、归还时间、造成的后果等多种因素。同时,无论是党纪政务处分还是刑事处罚,都体现了我国法律和纪律对挪用公款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以维护国家财产安全和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