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在前发生交通事故会怎么判?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一方违规在前,其责任判定和判决结果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基本概念。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这主要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具体情形如下:(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如果违规行为与事故发生存在直接因果关系,那么违规方通常要承担相应责任。比如,闯红灯这种明显违规行为导致的碰撞事故,闯红灯一方大概率会被判定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但要是事故的发生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使一方违规在前,也不一定承担全部责任。比如,一方超速行驶(违规行为),但另一方突然违规变道,那么双方可能都要承担一定责任,具体比例需由交警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在刑事责任方面,如果违规行为导致严重后果,如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总之,违规在前发生交通事故的判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具体的事故情况、违规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