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合同中英版有哪些要点需要了解?


建筑合同中英版是在涉及中外主体合作的建筑项目中常用的合同形式。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其中的要点。 首先,关于合同的语言效力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在建筑合同中英版中,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两种语言文本具有同等效力,那么在解释和履行合同时,两种文本都应被尊重和参考。当两种文本出现不一致时,一般需要根据合同约定的解释规则来处理。如果没有约定解释规则,法院或仲裁机构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等因素来确定合同条款的真实含义。 其次,合同内容方面。建筑合同通常包含工程范围、建设工期、中间交工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技术资料交付时间、材料和设备供应责任、拨款和结算、竣工验收、质量保修范围和质量保证期、双方相互协作等条款。在中英版合同中,这些条款需要准确无误地在两种语言版本中体现。尤其要注意专业术语的准确翻译,避免因翻译歧义导致双方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产生偏差。例如,“工程质量标准”在中文和英文表述中都要清晰明确,符合国际通行标准和中国相关建筑法规的要求。 再者,法律适用问题。在涉外建筑合同中,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履行义务最能体现该合同特征的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所以,在签订中英版建筑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合同适用的法律,这对于解决合同纠纷至关重要。如果约定适用中国法律,那么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都要遵循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另外,争议解决方式。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有协商、仲裁和诉讼。在中英版建筑合同中,双方需要明确约定争议解决的方式。如果选择仲裁,要明确仲裁机构、仲裁规则等事项;如果选择诉讼,要确定管辖法院。例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同时,涉外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最后,合同的签署和生效。双方当事人应当在中英版合同上签字或盖章,以表明对合同内容的认可。合同的生效时间一般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如果没有约定,通常自双方签字或盖章时生效。在签署过程中,要确保签字人的身份合法有效,具有代表公司签订合同的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