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举证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我和公司发生了劳动纠纷,打算申请劳动仲裁。但我不太清楚在这个过程中举证期限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要在多久内提交证据,超过期限会有什么后果,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规定。
展开


劳动仲裁的举证期限是指在劳动仲裁程序中,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交证据的时间限制。规定举证期限,主要是为了保证仲裁程序的顺利进行,提高仲裁效率,避免当事人拖延时间,确保双方能够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举证和辩论。 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十五条规定,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仲裁委员会指定的期限内提供有关证据。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延长期限,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仲裁委员会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不同情形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 一般来说,仲裁委员会在受理仲裁申请后,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指定举证期限。这个期限通常会在仲裁通知书或者相关的文件中明确告知当事人。比如,可能会规定当事人在收到受理通知书后的一定天数内提交证据。 如果当事人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在指定的期限内提供证据,一定要及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延长举证期限。例如,证据由第三方保管,而第三方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提供该证据,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向仲裁委员会说明情况并申请延长。 如果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且没有合理理由,仲裁委员会可能不会采纳该证据。这就意味着当事人可能会因为未能按时举证而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比如自己主张的事实无法得到支持。所以,当事人一定要重视举证期限,按照规定的时间提交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