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劳动争议可以申请仲裁,打了工资条却不给钱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哪些劳动争议可以申请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简单来说,就是员工和单位对于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有不同意见,比如单位不承认员工是自己的员工,而员工认为自己和单位有劳动关系,这种情况就可以申请仲裁。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在签订、执行、修改、解除和结束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如果双方有分歧,都能申请仲裁。比如单位随意变更劳动合同里的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员工不同意,这就产生了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当单位开除员工、辞退员工,或者员工主动辞职、离职时,如果双方在这些事情上有矛盾,也可以通过仲裁解决。比如单位没有合理理由就辞退员工,员工觉得不合理,就可以申请仲裁。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像单位要求员工长时间加班却不支付加班费,或者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等情况,都属于这类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单位拖欠工资、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等情况。就像你遇到的打了工资条却不给钱,就属于劳动报酬方面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也能申请仲裁。 接下来,说说打了工资条却不给钱该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先和单位协商,尝试解决问题。如果协商不成,你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他们会对单位进行调查处理。你还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申请仲裁时,你要准备好相关证据,比如工资条、劳动合同、工作证等,来证明你和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单位拖欠工资的事实。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你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