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者维权需要注意哪七大时效?

我是一名劳动者,最近和公司产生了一些纠纷,打算维权。但听说维权有时间限制,我不太清楚具体是怎样的。想了解一下劳动者维权需要注意的七大时效分别是什么,免得因为超过时间而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view-more
  • #劳动者维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劳动者维权过程中,有七大时效需要格外注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一、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这意味着如果劳动者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要在一年内申请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仲裁时效可能会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二、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提起诉讼的时效 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法律赋予劳动者进一步维权的途径,但要严格遵守这个十五日的时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如果超过十五日不提起诉讼,就不能再通过法院来解决该劳动争议了。 三、申请行政复议的时效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这里的行政行为可能包括劳动行政部门的一些决定等。不过,如果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四、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 劳动者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有相关内容。 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 如果劳动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比如用人单位的行政行为对劳动者权益产生直接影响,劳动者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直接起诉。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六、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有明确规定。 七、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时效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这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六条等相关规定。 劳动者在维权时,务必牢记这些时效规定,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以免因超过时效而丧失维权机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