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车公用处理的最新规定是什么?
我平时会用自己的车为公司办事,也就是私车公用。但不太清楚现在对于私车公用在费用报销、责任认定这些方面有啥最新规定。担心处理不当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也怕和公司产生纠纷,所以想了解下最新的相关规定。
展开


私车公用指的是员工将自己的私家车用于公司的业务活动。在实际生活中,私车公用较为常见,但是在费用承担、事故责任等方面容易产生纠纷。以下为你详细介绍私车公用处理的相关规定。 首先是费用报销方面。根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企业因业务需要使用员工个人车辆时,应签订租赁合同。若企业与员工签订了租赁合同,那么租金、燃油费、停车费、过路费等与车辆使用直接相关的费用,可凭合法有效凭据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不过,车辆保险费、车辆购置税、折旧费等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也就是说,如果公司和员工签了租车合同,员工因私车公用产生的合理费用,公司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扣除,但像保险费这类就不行。 其次是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方面。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当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时,如果是员工在执行工作任务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那么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此外,为了避免私车公用引发的法律风险,企业和员工最好签订详细的私车公用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费用报销标准、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等内容。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可以依据协议进行处理,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