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减持限售令的最新规定是什么?


在了解大股东减持限售令的最新规定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相关概念。大股东,通俗来讲,就是持有公司大量股份、对公司决策有较大影响力的股东。而减持,就是大股东把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卖出去一部分。限售令则是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公平,对大股东减持行为做出的限制规定。 我国关于大股东减持限售令的规定主要依据《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及沪深交易所发布的相关实施细则。 首先,在减持比例方面有严格限制。大股东在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比如,一家公司总股本是1亿股,那么大股东在90天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最多只能减持100万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这就防止了大股东短时间内大量抛售股票,对市场造成过大冲击。 其次,在减持信息披露上要求严格。大股东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预先披露减持计划。减持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拟减持股份的数量、来源、减持时间区间、方式、价格区间、减持原因等信息。这是为了让市场和其他投资者提前知晓大股东的减持意向,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合理的决策。 再者,特定情形下还有额外限制。如果上市公司或者大股东因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期间,以及在行政处罚决定、刑事判决作出之后未满6个月的,大股东不得减持股份。另外,大股东因违反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被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未满3个月的,也不得减持股份。 最新的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对大股东减持行为的规范和监管。其目的在于平衡大股东的减持需求和市场的稳定发展,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小投资者在面对大股东减持时,要密切关注公司披露的信息,结合市场情况和公司基本面,理性做出投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