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损害赔偿判决适用的法律条款内容有哪些?


财产损害赔偿是指因侵权行为等导致他人财产受到损失,侵权人需要对受损方进行赔偿的一种法律责任形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财产损害赔偿判决适用的法律条款及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处理民事侵权纠纷的重要依据。其中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这一条款明确了财产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例如,张三的汽车被李四撞坏,那么赔偿的金额就可以按照汽车在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来确定,如果汽车已经使用多年,还需要考虑折旧等因素。如果该汽车是限量版,市场上很难找到同款,那么就可以采用其他合理方式计算,比如参考专业评估机构的评估价格。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这一条主要适用于因侵害人身权益而导致财产损失的情况。比如,明星的肖像权被侵犯用于商业广告,明星可以要求按照自己因此受到的损失,如代言机会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即广告收益来进行赔偿。如果双方对赔偿数额协商不成,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与财产损害赔偿密切相关。该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比如,消费者购买到质量有问题的商品,导致其他财产受损,那么经营者就需要按照这一条款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消费者购买的电器存在质量问题,引发火灾,导致家里的家具等财产被烧毁,那么经营者就需要对消费者的这些财产损失进行赔偿。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也有涉及财产损害赔偿的内容。该法第八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例如,因打架斗殴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导致他人财产受损,行为人或其监护人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这种情况下,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行为人或其监护人进行财产损害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虽然主要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但在涉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也与财产损害赔偿相关。《刑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比如,某人因盗窃罪被判刑,同时被害人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其赔偿被盗财物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