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哪些属于证据裁判主义原则的相关法律规定?

我在处理一个民事纠纷案件,听说有证据裁判主义原则,想知道具体哪些法律规定是和这个原则相关的,这些规定能在我的案件里起到什么作用,我该怎么利用这些规定维护自己权益,希望懂法律的朋友给解答一下。
展开 view-more
  • #证据裁判
  • #刑事证据
  • #民事证据
  • #行政证据
  • #证据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证据裁判主义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在司法过程中,法官要依据经过法定程序查证属实的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而不能凭空臆断。这一原则是现代诉讼制度的基石,对于保障司法公正、防止冤假错案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证据裁判主义原则体现在多个法律条文和规定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这条规定明确了在刑事诉讼中,必须依靠确实、充分的证据来认定被告人的罪行,强调了证据的重要性和证明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这表明在民事诉讼中,各种类型的证据都需要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被法官用来认定案件事实,体现了证据裁判主义的要求。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也规定了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同时强调证据应当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这同样遵循了证据裁判主义原则,确保行政诉讼中案件事实的认定建立在可靠的证据基础之上。 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证据裁判主义原则要求司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收集、审查和判断证据。当事人也应当积极提供合法有效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司法裁判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