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费定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家小区最近要调整物业费,但是我觉得新的定价不太合理。我想知道物业费定价到底有没有法律依据呢?依据是什么?我希望能了解清楚,这样在和物业沟通时也更有底气。
展开


物业费定价是有明确法律依据的。首先,从基本概念来说,物业费是指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向业主所收取的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九条规定,建设单位依法与物业服务人订立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人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这表明物业服务合同是物业费定价和收取的重要基础,合同中通常会明确约定物业费的标准。 同时,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区别不同物业的性质和特点,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物业服务收费办法,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也就是说,物业费的定价要综合考虑物业服务的成本、服务质量等因素,要与服务水平相匹配。 此外,不同地区也会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来规范物业费定价。例如,有些地方会制定物业服务收费指导价,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在指导价的范围内与业主协商确定具体的收费标准。这些地方性规定进一步细化了物业费定价的规则,保障了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所以,物业费定价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有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依据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